創(chuàng)新工場孫志超:“成功”在看不見的地方(2)
2014-04-11 09:20:57來源:優(yōu)游網發(fā)布:優(yōu)游網
什么是可以控制的?比如團隊的能力,只要你的團隊的能力越強,你能夠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,但是這里面又會有一種額外的現象,就是資源的壓制,什么叫做資源壓制?舉一個例子,比如說在2013年,你做一款手動的手游,你本能的想,根據過去的市場經驗來說,做一個手動回合制,把大話、夢幻的模型拿出來再加上一些設計,你把你想到的都想過了,你動用了你極限,并且已經做的比較好了,這時候你發(fā)現完美世界也出了一款畫面比你好得多內容比你多得多的游戲,這個時候你就被資源壓制了。
不是你不努力,也不是你沒有能力,而是別人用之前積累的資源把你壓制了,這屬于不可控的事情,這就叫資源壓制。但是,如果你的能力到達一定程度,又沒有資源壓制的時候,其實你可以控制很大一部分事情的發(fā)展。
看不見的價值和看不見的危機
這其實就是我說的,真正能做的事情是看不見的。這里把它分成了兩句話:一句叫做看不見的價值,一個叫做看不見的危機。什么叫做看不見的價值?大家看這個圖(飛機俯視圖),說的是二戰(zhàn)期間,每天會損失幾百架飛機,所以他們當時請了很好的數學家來分析,到底加固飛機的哪一個地方可以使飛機存活的機率更大。他們調研了很多飛機上的彈孔分布,就像這張圖,看哪一個地方的彈孔最多以及彈孔大小的密度,再結合這個飛機的承重最后設計出方案。
但是實際上他們忽略了一個本質的問題——“駕駛艙很少有彈孔”。然而事實上最需要加固的就是駕駛艙,因為駕駛艙被擊中的飛機全部沒有回來,它反而沒有成為研究對象。所以說我們會在所有的新聞媒體或者信息里面,看到對大量成功產品的分析,但是這個東西其實是很小的一部分。
回過頭來,就像我們當年在討論,一個產品IP重要還是美術重要的時候,其實已經浮在一個很高的層面,忽略了大部分失敗的方面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其實我們有的時候要關注看不見的地方,看不見的是什么?其實看每一個團隊自己的理解。
很多團隊,其實他做的產品可能說不好不壞,理論上能火,但是實際上情況是大部分的團隊沒有活下去。所謂遭遇了危機,這里面有分這么幾個情況,一個是真實的需求,比如說我們有的時候會看到渠道或者是發(fā)行會提出需求,希望看到什么樣的產品,并不一定是他們真實的需求。剛才其實也提了,他們是要完成KPI,對于渠道和發(fā)行商而言,他們真正要的是數據好的產品。為什么要提出新的類型呢?因為新的類型里面,當出現一個較好的產品的時候,更容易產生好的數據,因為這給他們的用戶產生了新的細分或者新的偏好等等原因。
所以說對渠道而言,核心就是你要做出更好的數據,尤其是你要做出在同時期產品中更好的數據,這才是你真正的目標。這就是你在了解渠道需求的時候,要抓住的真實需求。
另外一條是“被擊敗”。其實很多的團隊都會說因為什么什么原因,最后沒有做成,實際上任何原因都只有一次的機會。很多人其實想到了很多我該怎么樣,其中應該有多少步,但是其中一個小環(huán)節(jié)做失敗了,那就是敗了。所以說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要反過來,我們盡可能思考怎樣做,可以避免一次很大的失敗,而不是怎樣做最成功。
最后一個看不見的危機,比如說我們經常參加一些產品分析會,其實產品分析會有很大的特點,大家都很理性。比如說做產品的會告訴你怎樣做引導、怎樣做付費。做運營的會告訴你怎樣找用戶,你用什么的名字等等,但是這里面有很大的問題,所有的方法其實都是很理性的,但是一定要記住市場是非理性的。比如說過去網頁游戲運營的時候,大家認為一種運營模式或是一種產品模式很合理,但是有一些人用改變分成比例的模式打破這個規(guī)則,在產品、運營上其實都一樣。當你被一群非理性的人圍繞的時候,你的理性已經沒有了價值,因為這是一個互相影響的市場。
所以說大家不要認為可以在各種各樣的場合、沙龍里面學習所謂的成功經驗,把它拼成自己的一條道路,最終達成目標。這些所謂的成功道路里面都是理性的,在這樣一個大的環(huán)境里面你要有一部分自己的思考在里面。
每個團隊都有成功的可能性
最后一句話,其實每個團隊的可能性都是很大的,為什么發(fā)自肺腑的說這句話呢?其實我見到很多很多團隊,當時我覺得他們很弱,但是他們都成功了,這種例子是非常典型的。比如說我從投資角度會遇到很多人物,他們是大公司出來的,每一個人都是精英,他們甚至會告訴你,我們有一套成熟的代碼,改一改就可以上線,沒有理由不成功。事實告訴我們,這樣的團隊90%的是不成的,為什么會這樣?因為一個團隊他即便有自己的精英,依然要發(fā)揮自己的能力到最大才有一點機會。
曾經有很多團隊中的某個人被認為能力不太好,但是在一個初創(chuàng)的公司里面他卻發(fā)揮了很大的能力,是因為這個公司把他的能力激發(fā)出來了,同時再趕上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。這個團隊活下去了,其實不要求大,至少他活下去了。所以每個人,每個團隊的身邊都有自己成功的可能性,千萬不要羨慕別人。此前接觸過很多老板,有很多不懂行的,特別喜歡看那個團隊怎么做的,趕緊學,帶著人到處去學,實際上假如說一個人天天到處學,看別人家公司怎么做的,可能過五年他還是沒成,如果是原來的那個小團隊,很可能不到三年就成了,這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。所以說千萬不要把時間都花在到處學,去拼湊你的所謂的世界觀上面,而是把你的每一個團隊的能力掌握到最好,把你的團隊實際打磨到最好,堅持下去,只要不是百分之零的機率,其實都是有可能成功的。
相關閱讀
- 04-11 ·《鬼劍豪》制作團隊專訪:獻給熱愛ACT的你
- 04-11 ·《主宰無雙》制作人專訪:如何打造出我心目中的大主宰IP
- 04-11 ·谷得游戲CEO許遠:把獨特做到極致 才能在手游行業(yè)活得精彩
- 04-11 ·《星盟沖突》制作人:更多全新內容玩法 國服專屬回歸獎勵
- 04-11 ·百度任命劉維擔任百度風投CEO 負責人工智能、VR/AR投資工作
- 04-11 ·張孝全:《仙劍幻璃鏡》是良心之作還是用情懷圈錢?
- 04-11 ·雷軍:股權分配一定要均勻,避免個人百分百持股
- 04-11 ·Twitch電競經理:開發(fā)商不應盲目追逐移動電競
- 04-11 ·專訪歡瑞游戲副總裁裴蓓 2017影游聯動歡瑞還能玩些什么?
- 04-11 ·百度任命陸奇為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人工智能列為戰(zhàn)略